人形机器人产业的爆发性增长,正推动触觉感知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商用。传统工业机器人依赖视觉与力控的单一交互模式,而人形机器人需模拟人类皮肤的触觉反馈能力,实现更安全的物理交互。柔性触觉传感器作为核心元件,需兼具高灵敏度、多维度感知与耐久性,技术壁垒极高。当前全球市场由美国Tekscan、日本Nitta垄断,国产化率不足10%。
中国《“十四五”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》明确提出,2025年智能传感器自给率需超50%。政策驱动叠加特斯拉Optimus、小米CyberOne等产品量产,国内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进入高速成长期,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8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超35%。